www.28365365.com  > 政府信息公开  > 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 > 重要文件

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的意见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板  发布时间:2016-07-07


 

 

枣庄市人民政府文件

 

 

 

枣政发〔201412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

 

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的意见

 

 

 

各区(市)人民政府,枣庄高新区管委会,市政府各部门单位,各大企业:

 

    为进一步巩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,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,促进"鲁南绿城 山水枣庄"和生态文明建设,现就实施"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"(以下简称十大提升工程)提出如下意见:

 

     一、充分认识实施十大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

 

    自2012年初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,经过近三年的努力,今年9月份,我市已成功创建为"国家森林城市"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造林绿化率、完善全市林业生态建设、提升"国家森林城市"建设水平,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"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"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"生态立市"要求,充分认识实施十大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,增强全局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,统筹规划,强化措施,真正把十大提升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。

 

     二、工作目标

 

     通过实施十大提升工程,2015年新建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人行步道100条,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,新增育苗面积2万亩,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;经过3-5年的努力,市域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6%以上,水岸和道路林木绿化率均达到95%以上,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,全面完成《枣庄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(2012-2020)》,"国家森林城市"整体水平全面提升,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基本建成,实现资源增长、生态优良、产业发展、文化繁荣、林农增收、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。

 

     三、主要内容

 

     (一)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打造提升工程

 

     1.按照城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准,完善规划设计。完善森林旅游观光区、森林文化游览区、全民休闲健身区、生态资源保护区四个主体功能区定位。2015年分类制定绿道步道建设、山体绿化、配套设施建设、生态旅游发展等子项目建设规划,形成统一、完整的城郊型国家级环城森林公园建设体系。力争2017年建设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。

 

      2.提升完善绿道网络,建设人行步道和休憩点。制定完善的环城绿道网络系统建设方案,有效串联起绿道线路区域内的景区、景点。2015年完善提升环城森林公园内200公里骨干绿道,新建100条人行步道、100个休憩点,提升凤凰绿道、榴园绿道、青龙绿道沿线绿化水平。

 

     3.突出环城森林公园内荒山造林,努力消除裸露山体。以绿道、环城森林大道沿线可视山头为重点,大力实施区域内荒山造林攻坚,加大疏林地补植和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力度。2015年完成环城森林公园内荒山造林2万亩。

 

     4.完善配套设施建设,强化科学管理。按照"划片保护、分区负责"的原则,落实保护管理责任。进一步明晰区域土地、林地权属,健全休闲驿站、标识系统、生态科普宣传等配套设施。2015年制定出台《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管理办法》,以政府"购买服务"方式,整合环城森林公园内护林员和绿道管护员力量,推动环城森林公园管理开发制度化、长效化。

 

     (二)荒山绿化攻坚工程

 

    1.调查摸底,制定方案。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,全面摸清全市24.6 万亩荒山基本情况,制定分年度荒山绿化攻坚计划,2015年重点完成环城森林公园内荒山造林,启动高速公路、高速铁路、国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山体绿化;力争5年内完成全部荒山绿化。

 

2.重点突破,带动整体。以环城森林公园为重点,把公园范围内、主要干道两侧可视山头打造成荒山绿化示范工程,带动其他区域荒山绿化。

 

3.坚持工程造林,确保造林质量。实行市场化运作、合同化管理、工程化造林、专业化施工、全过程监理,采取各种造林先进技术,保证造林质量。

 

4.强化抚育管理,实行封山育林。抓好新造林幼林抚育工作,两年内完成环城森林公园内主要山头封山育林,5年内完成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的封山育林。

 

(三)城乡生态绿色廊道建设工程

 

1.以重点项目为抓手,提升廊道建设水平。2015年重点实施枣临高速公路、京台高速公路轮伐更新、蟠龙河综合整治等项目,建设生态绿色廊道100公里;到2017年底,完成"四沿"(沿路、沿河渠、沿湖、沿边界)和"四环"(环城、环镇驻地、环村、环水库)生态廊道建设。争取经过3-5年努力,逐步形成水网、路网、农田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的生态绿色廊道体系。

 

2.高标准建设,打造精品工程。结合实际情况,建设与廊道相匹配的绿化带,在廊道的重要地段适当加大绿化宽度,乔灌花草相结合,提高常绿树种比例,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生态廊道精品工程。

 

3.采取激励措施,提升建设品质。统筹区(市)生态廊道重点项目,制定全市生态廊道重点建设项目目录,统一调度督促,统一实施奖补,提升廊道建设品质。

 

(四)森林防火与保护体系建设工程

 

1.抓好森林防火装备体系建设。2015年市、区(市)、有山镇街至少建设1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,形成市里有森林消防水车、运兵车,区(市)有消防水车、高压串联水泵,镇街有风力灭火机的装备体系,并与消防部门资源共享,提升应急扑救能力。各区(市)要建设林火视频监控中心,国有林场、森林公园等重点林区要建设视频监控点、望台和检查站,重点林区监控望率达到100%。加强森林防火无线数字通讯系统建设,实现全市通讯全覆盖。

 

2.抓好组织指挥及队伍体系建设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组建梯次分明、专群结合的森林消防队伍。健全完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;依托驻军、武警、消防和民兵预备役建立森林消防应急队伍;组织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林区居(村)民,建立群众性森林消防队伍。建立专业化护林员选聘、管理、使用机制,健全完善应急防控指挥系统和防控应急预案。

 

3.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。强化各级监测预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,抓好1个国家级、3个省级、35个市级测报点建设,全市测报准确率达到90%以上。每年实施飞机喷药防治300万亩,积极开展物理防治,无公害防治率达80%以上, 成灾率控制在2.2‰以下。建设好检疫除害处理设施,全面实施产地检疫,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%以上,调运检疫率达90%以上。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药物器械储备,全面提高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控能力。

 

4.抓好林地保护体系建设。严格落实《山东省森林资源保护条例》,划定林地保护红线,实施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。加强林地用途管制,以省、区(市)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依据,按不同区域、类型、等级,实行林地差别化管理,控制林地逆转速度,规范工程使用林地,减少林地流失。严格落实区(市)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,将林地、森林保有量等重要指标纳入责任状,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。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,保护生物多样性,促进生态平衡。

 

(五)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

 

大力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,强化基地建设、产业集群、龙头企业、品牌培育、市场开发和科技创新六大保障,重点发展果品生产加工、苗木花卉、木材加工、森林湿地旅游和林下经济五大主导产业,全面加快集群化、园区化、规模化发展步伐。

 

1.加大石榴、长红枣等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。在峄城区、山亭区、市中区培育开发石榴、长红枣、大樱桃、核桃等名特优干鲜果品优良品种,建设经济林基地90万亩;在滕州市滨湖镇、台儿庄区邳庄镇,重点引进培育杂交杨、楸树等优良树种,建设用材林基地30万亩;建立优质高效林下经济基地10万亩;在滕州市张汪镇、洪绪镇、姜屯镇、龙泉街道,台儿庄区马兰屯镇、涧头集镇,薛城区蟠龙河沿岸,建设优质高效苗木、花卉基地10万亩。

 

2.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产业。重点以山东穆拉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,建设产值100亿元石榴加工产业园;以枣庄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,建设产值10亿元大枣加工产业园;以滕州市张汪镇、鲍沟镇,薛城区常庄镇、沙沟镇,台儿庄区邳庄镇、泥沟镇为主,建设木材加工产业集群;以山亭区冯卯镇、水泉镇、徐庄镇为主,建设桃、樱桃、梨、板栗等果品加工产业集群;以滕州市、市中区为主,建设家具及木门制造业集群。

 

3.大力开展"枣庄森林人家"创建活动。以森林公园为依托,大力培育以休闲运动、度假观光、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森林湿地生态旅游。重点发展以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、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、滕州墨子国家森林公园、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、山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、峄城冠世榴园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,积极发展"林家乐"旅游项目,2015年启动"枣庄森林人家"创建活动,适时开展"十佳枣庄森林人家"评选活动。

 

(六)湿地保护恢复工程

 

1.加快国家级、省级湿地公园建设。2015年,新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处,湿地修复利用示范区4个,湿地生态教育基地5个;到2020年,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5个,湿地修复利用示范区20个,湿地生态教育基地30个,湿地面积稳定在2.6万公顷,湿地保护率达到80%以上,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

2.打造湿地修复重建示范工程。通过退耕还湿、拦坝蓄水、采矿塌陷洼地引蓄水等措施,合理调节水资源,增加水面面积。把运河流域、微山湖流域的主要河流、湖滨带列为湿地保护关键区和湿地生态功能修复特殊区,建成示范工程。

 

3.加强湿地资源管理。2015年底前,公布市、区(市)级重要湿地名录,科学划定湿地红线,依法进行湿地登记、确权、发证。抓好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,全市建设湿地监测站50个,掌握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。严禁在湿地范围内围垦、乱砍乱伐、乱采乱挖,维护生物多样性,依法处理违法占用、开垦、填埋和污染湿地行为。

 

(七)乡土树种培育推广工程

 

1.建设优良乡土树种繁育示范基地。2015年启动1000亩市级乡土树种示范基地建设,培育开发青檀、皂角、楸树、黄连木、栾树、石榴、核桃、樱桃、板栗等优良乡土树种,引导带动全市优良乡土树种繁育。积极进行橡胶杜仲引种试验,2015年引种试验6个高产胶杜仲品种,繁育总面积100亩,逐步筛选出适合我市栽植的品种。依托山亭区抱犊崮林场建设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区,依托峄城区石榴园建设青檀种质资源保护区,完善石榴种质资源圃。到2017年,建设优良乡土树种培育示范基地6处,带动发展面积2万亩以上,培育优良乡土树种1亿株。

 

    2.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造林。推广侧柏、青檀、楸树、黄栌、国槐、香椿、榆树等优良乡土树种造林,将乡土树种的采用情况作为造林核验的重要指标,每年新造林中乡土树种使用数量比例不低于80%2015年出台 《枣庄市优良乡土树种名录》,制定保护发展规划,限制商业性采伐,严格保护有代表性的乡土树种生态群落,优良乡土树种保护率达95%以上。

 

(八)古树名木保护工程

 

1.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。2015年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,查清古树名木资源分布、生长状况和保护情况。对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立册,形成完整的资源档案和电子档案,定期公布古树名木保护名录,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。建立网络查询平台、出版古树名木宣传书籍画册、拍摄枣庄古树名木档案节目,为广大市民鉴赏和认管认养古树名木提供方便。市绿化委员会要按照古树名木档案,设立标牌或立碑。

 

2.建立重点保护区域库。建立种质资源珍稀濒危树种保存区域库,原地保存青檀、刺楸、厚壳、椴、野核桃等树种,设立保存林2处,保护面积300亩;异地保存北五味子、红楠、山东山楂、泰山椴、北枳、无梗五加等15个珍稀濒危树种,保存面积200亩。

 

3.落实保护责任。修订完善《枣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,研究制定《枣庄市树木移植管理办法》,加强大树移植监管,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。建立古树名木管护制度,明确管护责任,实行属地保护管理,凡列入保护的古树名木应逐棵(群)确定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,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稳定在100%

 

(九)森林生态全民共建共享工程

 

1.动员全社会履行好义务植树的法定义务。通过网络、新闻媒体、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,动员全体公民参与义务植树。立市、区(市)义务植树基地,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,倡导种植各类活动林、纪念林、冠名林等,培育全民森林意识。

 

2.全面搭建公众参与平台。2015年,在全市组织开展市级"森林乡镇""绿化模范单位"创建活动,每年评选出森林乡镇10个、绿化模范单位30个。林业、妇联、团委、教育、工会等单位积极发动组建一支5万人的绿色志愿者队伍,开展栽植"青年林""学生林"等公益植树活动,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文明祭祀公益植树活动。深入组织开展绿化模范单位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、生态文化村和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。积极采取认捐、认建、认养等方式,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植树造林、绿化家园的积极性。

 

3.加强森林生态宣传教育。依托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绿道、林场、苗圃,每年建设20处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博物馆、文化馆、科技馆、标本馆、科普长廊等,重点加快建设台儿庄运河湿地文化产业园和生态休闲园、峄城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、滕州龙泉花卉休闲文化园,形成有较高知名度的林业生态文化品牌。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科普活动,加强生态宣传教育,提高全民生态意识。

 

(十)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建设工程

 

1.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,推进现代林业经营体系建设。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,组织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,进一步推进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建设,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,开展认定示范林业专业合作社、示范家庭林场活动,积极引导、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、家庭林场发展,推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。大力推进国有林场和苗圃改革,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有林场、苗圃分类经营改革政策,加快建立现代国有林场、苗圃管理体系,逐步加大资金、政策扶持力度。

 

2.以数字林业建设为突破口,推进现代林业管理体系建设。2015年全面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汇总工作,建设林业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,打造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、营造林、病虫害监测、森林防火预警、古树名木管护、日常办公等为一体的智慧林业信息化平台,建成覆盖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野外视频监控系统。积极开展林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,确保林果产品质量安全。认真探索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,健全林业生态资源监管、生态效益补偿等制度,进一步完善林业管理制度体系。

 

3.以落实中央、省补贴政策为突破口,推进现代林业扶持政策体系建设。2015年,继续开展中央财政造林补贴、森林抚育补贴工作,认真落实全市林业保险新增补贴品种实施方案,组织开展宣传发动、培训、勘察定损等工作。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配套政策,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,落实贫困国有林场、苗圃补助政策。

 

4.以简化行政审批为突破口,推进现代林业服务体系建设。积极探索、落实林业行政审批改革,优化审批流程,规范许可程序。组织有影响力的林业企业等参加林业重点展会,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,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。

 

四、保障措施

 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区(市)要按照市林业部门牵头制定的全市总体实施计划及分项规划,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和细则,细化分解任务,确保按时完成。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十大提升工程建设工作负全责,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、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,市、区(市)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十大提升工程的实施,切实强化组织领导,落实工作责任,抓好工作落实。

 

(二)加大资金投入。市、区(市)要将十大提升工程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,不断加大投入。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,逐步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,扩大林业贴息贷款、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范围。金融、保险机构要通过林权抵押贷款、林农小额信用贷款、森林保险等方式,提供资金支持。鼓励引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,通过股份合作、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,投入林业建设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政策,市里对验收达到造林绿化标准的新造生态公益林给予适当补助,区(市)财政予以配套;对未纳入国家、省级补偿的生态公益林,应纳入市、区(市)级补偿范围;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,将补偿基金列入财政预算,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试点。

 

(三)强化考核奖惩。严格督导检查,市创森办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周调度、周通报,市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开展督查,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对于按标准要求完成当年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表彰奖励;对于没按标准要求完成当年任务的单位,予以通报批评,责任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,并取消单位和责任人当年评先树优资格;限期内仍完不成任务的,对责任人予以问责。

 

 

 

枣庄市人民政府

 

20141215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抄送:市委有关部门,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,市政协办公室,市法院,市检察院,枣庄军分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1215日印发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信息来源:www.28365365.com管理员 | 责任编辑:www.28365365.com管理员